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范进中举教案(精选多篇)

时间:2024-07-07 12:53:29
范进中举教案(精选多篇)[本文共15421字]

第一篇:范进中举教案

关于情节结构

课文围绕主要人物扣住中心事件,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不同的境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写范进中举前的家庭生活和卑微社会地位及不顾一切参加乡试的情况。

第一层(第1段)范进进学回家,胡屠户前来贺喜,对女婿连骂带训,范进“唯唯连声”。

第二层(第2段)范进为赴乡试向胡屠户借盘费遭到拒绝和辱骂。

第二部分(第3—12段)写范进中举后高兴得发了疯及其社会地位的显著变化。第一层(第3—5段)范进发疯。

第二层(第6—9段)屠户治疯。

第三层(第10—11段)乡绅拜会。

第四层(第12段)范进赠银。

作者把故事情节的中心集中在范进中举前后。作者围绕这一中心情节牵动全线,展开了它的艺术画面,让各色人物纷纷登台表演,使我们看到了封建社会的一个黑暗侧面。这种将情节加以提炼与典型化的做法,可以更深刻地揭露矛盾,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挖掘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更好地突出作品的中心思想。

②胡屠户“教导”范进的话主要有两层意思,请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要点:ⅰ“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这是厚颜无耻的卖功。ⅱ“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他的所谓“体统”就是封建的等级观念。

③“体统”的实质是什么?

要点:实质是封建等级观念,即欺贫爱富,媚上压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④“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写出了什么样的形象?

要点:傲慢粗俗。

⑤范进不知丈人小气吗?为什么硬着头皮商议盘缠?

要点:范进不是不知道丈人嗜钱如命、刻薄小气,之所以硬着头皮去商议盘费,既是因为无法他借,更是因为一心追求功名利禄,不甘心于屡试不中,以至于不顾一切,要再去“考他一考”。

⑥屠户为什么断定范进中不了举人?

要点:他是从“家财”和“长相”这两个方面来断定的。“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品析课文第二部分,可探讨以下问题:

①设计范进上集卖鸡有什么好处?

要点:照应上文的“借盘缠”、“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与下文的“报喜”等形成鲜明对比,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丑恶,一旦中举,地位立即改变;为下文的范进“发疯”作了铺垫,形成对比,揭露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和读书人的堕落;与下文张静斋的“拜会”形成对比,既说明范进中举后地位的迅速上升,又反映封建社会的官场腐败,世态炎凉。

②“三步两步走进屋里来”,报喜人拥着他也拥不住,显出范进什么样的心情? 要点:范进快而猛的行走动作,显示他想知道是不是真的“中举”的急切心情。

③第5段写范进欢喜疯了,作者运用了多层次的细节描写,可分为哪几个层次?试找出描写范进发疯时的语言、动作、神态的词语和句子。

④为什么新贵人欢喜得竟至于疯了?疯态的描写哪些地方最有讽刺意味?

要点:“中举”,意味着几十年来所过的贫困、屈辱的生活即将结束,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已出现在眼前,政治、经济地位马上要改变。本以为中举无望,而现在竟中举了,因此范进看了中举的报帖后惊喜得发了疯,这就很自然了。

⑤借报录人之口说范进是“迷了心窍”含有什么深意? 要点:报录人对“中举发疯”之类的事情常有耳闻目睹,对“中举发疯”的原因也是一清二楚的,因此,借报录人之口说范进“迷了心窍”,就含有揭露科举制度毒害读书人的更广更深的意义。

⑥胡屠户第二次贺喜的时候,为什么叫二汉提着?为何又写明礼物?要点:可以显示胡屠户的身份和派头“今非昔比”,也跟着“中举”的女婿“阔”了起来;写明这一次贺喜的礼物,与上一次范进进学,胡屠户只是“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形成对比,具体、深刻地表现出胡屠户势利的市侩性格特征。

⑦“忍不住的笑”,有什么含义?为什么众人也都笑起来? 要点:“忍不住的笑”含义:胡屠户在女婿范进中举后,一改以前轻蔑范进的态度,口称女婿是“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但接着在大家的怂恿之下,他硬着头皮,“凶神似的”打了范进一个嘴巴。在极短的时间内,胡屠户前后的反差这么大,众人和邻居见了当然“忍不住的笑”。这“忍不住的笑”饱含着辛辣的讽刺,透过这“忍不住的笑”可以看到胡屠户反复无常、俗不可耐的市侩嘴脸。

众人笑:对范进,原先胡屠户是怎样辱骂、丑化的,众人一清二楚。现在胡屠户又换一副脸孔,换一套言语来形容、美化范进,活像一个不顾颜面的市侩、小丑,在大庭广众之下自打嘴巴,因此,众人也都笑起来。这“笑”,无疑是一种嘲笑、耻笑。

⑧为什么除众人之外又详写乡绅来拜?夸张张乡绅的富有与范进中举欢喜疯了有无关系? 要点:写张乡绅来拜,这是点面结合的写法,更有力地说明范进中举后的地位迅速上升,也使我们看到封建社会攀附权贵的丑态。

夸张张乡绅的富有与范进中举欢喜疯了二者之间有内在联系。中了举,成了乡绅,就大富大有,所以,读书人醉心于功名,一心要沿着科举阶梯往上爬,因此范进一中举就欢喜得发了疯。

关于人物

①范进,醉心于功名入仕的穷书生,可屡考不中,连秀才也没捞上,但仍执迷不悟。中举前家贫如洗,无米下锅,饱受嘲笑侮辱。中举以后,疯疯颠颠,丑态百出。被胡屠户一打才醒后,惟独“记得是中的第七名”。作者通过范进这个人物,深刻地揭露了科举制度腐蚀人的心灵和害人本质,讽刺了痴迷科举入仕的封建知识分子的丑态。

②胡屠户,眼光势利、庸俗自私的市侩。女婿考取秀才,提礼贺喜,见仍穷困潦倒,又摆架教训。范进借盘缠,胡屠户却大骂一通,显示了他的自私、悭吝、粗俗。范进中了举人后,胡屠户态度截然不同,慷慨送来肉和贺礼,口称“贤婿老爷”,夸范进才学和品貌,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众人催促他治疯时,他“局不过”,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把方才这些小心收起,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走上前去。他“大着胆子打了一下”,“那手早颤起来”不敢打第二下,“站在一边,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

来”。范进清醒回家时,胡屠户跟在范进后边,“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作者用漫画式的夸张写法,通过鲜明的对比,辛辣地讽刺了胡屠户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的丑恶灵魂。更主要的是,作者通过这个人物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也从侧面抨击了科举制度。

③张静斋,一个赫赫有名的乡绅,在范进中举后,急急忙忙地屈尊造访范进的寒门,还一再地攀亲套近乎,称范进为“世先生”、“亲切的世弟兄”,又是赠银又是送房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范进如今成了新贵,张乡绅便忙着拉拢勾结,以便结党营私 ……此处隐藏12125个字……成中国文化中人本位意识。

民族文化的这种意识截断,必然造成文人的人格分裂。最典型的是李白。

李白的生命中就充满着个性张扬和功名富贵不能兼顾的痛苦。当功名看似唾手可得之时,他高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但是当他获得了很好的机会,径直来到玄宗的身边时,他发现,他的天才也就是用来写一写“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之类的消遣诗时,而他自己在玄宗眼里只是一个玩物时,当他发现他的功名富贵需要用他的人格去换取时,他受不了。于是他衣袖一拂,高昂起尊严的头颅,飘然离开了玄宗,也离开了京城,离开了富贵,他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当然,离开京城他发现他个性的张扬和功名富贵依然是不可兼顾的。他的痛苦于是更深,他无奈地呻吟了,他吟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后来有个传说,认为李白死于醉后捞月溺毙。虽然过于浪漫和传奇,但我觉得想象出这种死法的人对李白是了解的,在李白的知音中应排第一!因为,这种浪漫和现实才真正能够反映李白的人格在对立中的分裂和人生价值的失落。

到苏东坡,苏东坡的特殊经历使他以儒家入世的思想应付成功,却又不得不以道家出世的思想来安慰失败。于是他“达则兼济天下(儒),穷则独善其身(道)”—— 在他这里儒道似乎被完美地合二为一了。从此,中国文人们似乎觉得他们可以在人格缺失的社会中游刃有余地生存而不必担心人格的分裂了。所以,他们给了苏东坡以过高的赞扬和歌颂。

其实不然。苏东坡的儒道两学并没有在他内心的大道上并行不悖,他的道学其实只是儒学的一种无奈的补充,是一声儒学的感叹,一种扭曲,一种变异,在他的内心他还是以儒学的入世思想为体的。我们看他的作品就知道了。仕途顺畅时,他的诗歌就表现出一种酣畅淋漓的痛快。

如《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这中间的太守多么得意洋洋,虽为“老夫”却表现出“少年”一样的狂放,一名文职太守,却要“亲射虎”,而且向孙权看齐!这是多么豪放和酣畅啊!

如果无官做了,那就是另外一种口气。如《前赤壁赋》中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从字面上看是无比地旷达与轻松的,然而骨子里却是“吃不到葡萄只有说葡萄酸”的痛苦。

正如他的歌吟:“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

人。”这首诗歌的基调应该是很放达的了,可是文句中了讲得很清,要想“不辞长作岭南人”,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日啖荔枝三百颗”;如果不能呢?那怕就是恕不奉陪了。这一肚子酸气憋得不行,一汪泪水难以流出,只好憋回心室,露出一脸苦笑。而现在很多人就错把这苦笑当成欢颜。

所以,苏轼的潇洒是装的。其实是没官当的痛苦。

不过苏轼的潇洒装得格外真诚而美丽,所以后世的人们在有了类似于他的遭遇时也需要像他那样装,最后,苏东坡的名声就空前大了。

所以说,范进因中举喜而疯,李白因不用怨而狂,苏轼因贬官惧而逃,表现虽然各异,其实质都是把自己的人生价值比量于官场的成功与失败。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意识就这么广泛地存在于中国文人的心目中。

当然,这种思想的产生是有其社会背景的,这个社会背景就是中国文人做官则八抬大轿,黄金美人,不做官就一无是处,所以在中国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格言,“学而优则仕”的信条,也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警言。书生的有用与无用,全在于皇帝的重用与否,重用了则要风有风,要雨有雨;不被用则一无用处。其实不管用还是不用,归根到底中国文人都是被动的,都没有独立的人格。

这种情形在中央电视台《康熙王朝》中姚启圣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有强烈民族意识的姚启圣,鄙视满夷,拒不合作。荣华富贵难动其心,艰苦磨难罔动其志。针对他的“非暴力不合作”,康熙在万般无奈之下,以蛮治之:不问罪,先关入监狱,酒菜招待;但是不审议,不定罪,因为他本无罪;尤其是不给他书,没人理,让他在无聊中过日。六十天下来,姚启圣“盛”气消落;回京路上,康熙又把他放在冰天雪地里一冻,姚启圣“圣”气也消落。这时间,康熙让他进入暖轿,一本杂书,一碟剩点心,康熙脚下一个角落,他姚启圣就知道感激了,于是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康熙脚下的顺民进而成为顺臣了。而一旦为康熙所用,他就立即提出了平定台湾的方略“三可剿”“三可抚”,恩威并施。于是被康熙授与平台大权,从而成为平台的风云人物。

其实中国文人的命运就是这样:为人所用,或者说为人所不用。用时可顶天立地,成宏伟大业;不用,则仅是养马匹夫,粪土不如。姚启圣的命运转变我觉得深刻地揭示了中国文人的两条思想局限。其一是“士为知己者死”;其二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被许多中国文人奉为圭臬的话语看起来是富丽堂皇的,确实也支撑起了中国文人的笔挺的脊梁,但是它同时也取消了中国文人独自站立的资格。你看“士”是要为“知己者死”的,它就是这样直接地、明目张胆地取消了“士”的独立资格。而什么是“达”呢?达就是有“人”赏识;什么“穷”呢?穷就是没人赏识。总之一句话,“士”的命运总掌握在别人的手中。

可以说,在“士为知己者死”、“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窠臼中,中国文人自己放弃取得独立人格的可能。

当然中国文人独立人格缺失的另一原因是缺少社会支撑。传统家天下的封建社会对于言论不是采取支持和鼓励,而是采取镇压与禁锢,所以在中国有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非常有名的小说甚至也要为谁是它的作者而争论不休,因为作家写了小说往往不敢承认,弄不好就有文字狱,杀身之祸,抄家之灾;版权的保护更是从不提及,这又使文人缺失了经济自立的条件。无论是精神和物质中国文人的脊梁都缺少社会支撑。

人格的彻底缺失最终把中国文人的价值追求全部逼仄到仕途之上。所以,范进中举就会高兴得发疯。因为,中举使他从“孙子”一下子上升到“老爷”,从没有基本的人格而直接有了高贵的官格。一个人面对如此的命运巨变不发疯才奇怪。

说到底是一个人权问题,在人权没有保障的社会,即使是有一两个敢于直言宁死不屈的人也往往被无声无息地弄死,同时这种毫无价值的死亡让人连死的勇气也缺乏。我曾经听说文革中的烈士张志新在被执枪毙前先被割断了喉管。这个虽然是传闻,但是我相信。因为中

国有产生这种残酷情形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正是这样的环境使任何勇敢的人都要注意说话的风险。一个勇敢的人可以不怕死,但是没有人不怕毫无价值地而且无声无息地死掉!

然而,一个社会,文化人没有人格,整个社会也就不会有人格,而没有人格的社会往往是缺乏良知的。没有良知,何来真诚?缺少良知,没有真诚,这样的社会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恐怖的。

《范进中举教案(精选多篇)[本文共15421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