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仁东传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南仁东传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年轻的教授在学生们的簇拥下回到办公室。他的眼中含有一丝犹豫。老朋友们的劝告时时在他耳边回响,但祖国的召唤更铭刻在他的心中。最后他眼神坚定,望向东方——“我决定回去!”
这一幕是在《南仁东传》中最令我感动的一处。众所周知,天文台的科研成就决定了国家的天文水平,而射电望远镜更是天文台的核心。当时,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是欧美国家的`阿雷西博。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借用,不仅要耗费巨资,还得看人家心情。南仁东想为祖国建设一台这样的望远镜,让祖国的天文水平有所提升,不再受制于他国。他那时是日本天文台华人客座教授,日薪即为国内年薪,正是人们眼中的“有钱人”。要回国意味着他要放弃很多……
我钦佩他的地方就在于:他在祖国与利益中选择了前者,并为祖国奉献到自己最后一滴汗水流尽。为何他会投入祖国的怀抱?我们从小就知道孝敬父母,父母养育我们,给予无私的爱,我们就要报恩。放到国家层面上,祖国将我们从不懂事的孩子培养成有为青年,我们也要用自己的力量报效祖国。令人可赞的是,目前许多人出国深造后,海归为国奉献,或在国外进行关爱华人活动,这种行为是十分值得赞赏与学习的。
南仁东建造中国射电望远镜后期,由于过度劳累,染上了肺癌。基建工人、科学家同事与他的家人都无比焦虑、担心,不安的情绪弥漫了整个工地。“我不忌讳那两个字,”南仁东朝着病魔笑道,“我的性命,与建望远镜,与为祖国奉献,与为人类探索相比,又有多重要呢?”
资治通鉴中有句话叫:言善非难,行善为难。南仁东正是有着一颗坚定、顽强的心,一直战斗到生命的终结,就连染上不治之症后也毫不在意,依然关注着天文台的建造,默默地与病毒抗击。这场斗争的胜利者是南仁东,他依旧坚守在岗位上,依旧向国家奉献,虽死,无憾!
南仁东的一生有梦想、有友谊、有亲情、有名望,但他还是鞠躬尽瘁,将自己毕生的心血都奉献给祖国,从容而平静地闭上双眼,就像南夫人说的那样——“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乃至为了这个伟大的时代,去做些点点滴滴又实实在在的贡献。“作为新时代少年的我们,也要向南仁东爷爷学习,跟紧时代的步伐,用赤诚、坚定的心去开创未来!
这是一个互助平台,为您提供大量南仁东传读后感范文,送一篇给你。
学习南仁东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南仁东先生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篇1:
南老用23年时间,只做一件事:建造中国人自己的“天眼”——500米口径球面的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缅怀南老,致敬南老,更为重要的是让南老的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开拓创新,争创一流。他的这种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精神是为工匠精神,也正是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不可或缺的强大助力。
当我们缅怀南老的时候,该向他学习什么呢?当下,很多年轻人缺乏的就是这种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职业发展中遇到困难就放弃目标,改道易辙,工作条件稍有不足,就踯躅不前,抱怨连天。南老的事迹,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广大职工的镜子,特别是科研工作者的镜子。
学习南老,首屈一指的当为他锲而不舍,执着追求的精神。1994年到2005年的11年间,他走遍了贵州上百个窝凼,才为FAST找到一个“安家落户”之所;举步维艰的到处游说和攻关10年,FAST项目渐成名气,跟各大院校合作的技术才有了突破进展;到2006年,立项建议书最终提交,通过最后的国际评审时才算立项成功;为筹措资金,南老成了一名“推销员”,大会小会、中国外国,逢人就推销中国的大望远镜项目,好让全世界都支持我们。生命最后的20几年,南老一心只做了这一件起初很多人都觉得“难度太大、不太靠谱”的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事儿。扪心自问,在没有立项、没有资金、没有现成技术,甚至连选址都没有的前提下,有多少人能够对这样一个项目深信不疑、一以贯之。南老的纯粹,南老的坚持,令人敬仰,更需要学习。 其次,学习南老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精神。2017年9月25日,FAST完工并正式启用,预计在未来10-20年时间里,它将一直保持世界领先的水平。当时BBC采用整版网页报道称“中国成为了天文探测的领航人”,其他国外媒体纷纷报道此事,给予中国FAST最中肯的评价。的确,在FAST技术上,“中国天眼”比美国最先进的阿雷西博350米望远镜综合性高10倍,比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灵敏度高10倍,能收到1351光年外的电磁信号,未来甚至能捕捉外星生命信号。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是南老和他的团队一步步开拓创新所成就。在没有了南仁东的日子里,必须要有更多像南仁东这样的奠基人、创新者,中国才能不断攀向世界天文科研的高峰。
第三,学习南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在国外一天的工资等于国内一年,却毅然决然放弃回国;在贵州施工期间,与建筑工人同吃同住;FAST评审会的钱从来不拿;大学科普讲座尽量拒绝酬劳;多年来在贵州支持了上百个希望工程;“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仪式。”……如此种种善良质朴、艰苦奋斗的行为表现,淡泊名利的精神情怀,正是中国科研工作者的传统精神体现,也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有像南老这样的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我们才创造了“两弹一星”、神舟飞天、“蛟龙”入海、“辽宁号”航母起航的辉煌,而这种传统精神,我们不但需要保持下去,更需要发扬光大。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第四,学习南老那种敢于仰望星空的精神。1993年,日本东京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科学家们提出,要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南老跟同事说:“咱们也建一个吧。”就这样一个大胆的想法,南老那种敢想敢干、艰苦奋斗的精神,开启了我们聆听宇宙声音的大门。正如南老自己所说,“美丽的宇宙太空,正以它的神秘和绚丽,召唤我们踏过平庸,进入到无垠的广袤。”伴着南老的精神,我们需要更多的“南仁东”继往开来,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奋勇创新,在浩瀚美丽的天宇中书写属于中国人的传奇。
为了“中国天眼”,南老贡献了他一生最后的岁月,奉献了一生的智慧。FAST最终建成了,他成了中国人探索太空的奠基石,他“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会深深的影响我们的广大职工,激励我们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特别是会影响更多年轻科学家的光荣梦想,助其飞向探索宇宙更宽远、更深邃的未来。
学习南仁东先生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篇2:
学习南仁东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2017年10月11日,中国科协、中科院举办了南仁东先进事迹报告会,我作为大气所的青年科研代表有幸参加了这次学习。在短短不到两个小时内,南仁东老师的五位同事分别讲述了他事业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正是这点滴中折射出南仁东老师的伟大人格。使我受到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灵魂的洗礼,我深深地被南老师崇高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的爱国情怀、执着的科学精神、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震撼了。他用自己的一生,成就了中国的“天眼”,让祖国成为了世界上看得最远的国家。
南仁东老师有句名言:“在我眼中,知识没有国界,但国家要有知识。”正是因为胸怀祖国,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南仁东老师才能在八十年代义无反顾地放弃享受优越的科研条件和薪水,回国投身于祖国的天文事业。作为FAST工程的发起人和奠基人,自1994年起,南仁东老师花了12年的时间挑选望远镜台址,走遍了贵州大山深处的300多个候选地,爬山涉水,踏足了无数荒野、遭遇了多少险情,终于选定最理想的台址,踏出了FAST工程建设关键性的一步。作为FAST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他没有高高在上,而是奋斗在工作一线,事无巨细,所有的工程环节他都亲自指导,精益求精,带头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为工程的顺利落成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建造这样一个大型射电望远镜,南仁东老师琢磨了大半辈子,奉献了自己所有的聪明才智。然而,他的梦想并不是自己的功成名就,而是甘愿做奠基石。他为科学事业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激励着年轻一代。
在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持续努力下,我国的科技实力在近些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许多领域,我们离国际领先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现在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与南仁东老师归国时相比,也有了巨大的改善和变化,但还是需要南老师等前辈们这样持之以恒、艰苦奋斗的精神。作为新时期的科研工作者,我们要以他为榜样,努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力做到刻苦钻研、潜心研究、以振兴国家为己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扎扎实实地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做出贡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奋斗。(低层探测党支部陶益凡供稿)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