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推进美丽乡村振兴的思考(提纲)
(2018年9月12日听课笔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盘锦市委党校项目组 张媚芳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
(一)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特征要求乡村振兴。
1、我国国情决定乡村不能衰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大国情。我国人口超过13亿,农村人口约5.8亿,全国常驻人口城镇化率为58.5%,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为42.35%(2017年末数据)。即使将来城镇化率提高到70%以上,农村人口还有4.5亿以上。
2、我国所处发展阶段特征要求乡村必须振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这些情况表明,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基本国情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我们在城镇化发展道路上既不能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要有足够耐心,立足实际,科学分析,全面认识,深刻把握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实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3、乡村振兴是解决农业农村自身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然选择。
(二)近年来“三农”工作经验奠定了实践基础
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曾给朱镕基总理写信: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中央八“三农”问题提上日程,从2004年到2018年连续15年中央号文件内容都是关于“三农”问题。
2005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20字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007年十七大报告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重要部署,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2008年国际上发生金融危机,我国不可避免遭受冲击。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建设,对加快城市化步伐做出部署,全国出现了许多典型。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浙江安吉的美丽乡村振兴模式,二是重庆成都的城乡一体化实践,引发征地拆迁等一系列问题。
2013年中央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强调要稳定农村土地经营权,推进城镇化不能急于求成,十八大后中央提出“新型城镇化”。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召开,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进入制度化推进型阶段。推进乡村振兴,既要积极又要稳妥,要在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撑上精准供给。必须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首位,拓宽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渠道。必须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现农业农村优先的原则。必须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留乡村特色风貌。
20字方针:产业兴旺,就是要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引导和推动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旺盛活力。
生态宜居,就是要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大力改善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建设,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
乡风文明,就是要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推进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治理有效,就是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让社会正气得到弘扬、违法行为得到惩治,使农村更加和谐、安定有序。
生活富裕,就是要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宽裕,衣食无忧,生活便利,共同富裕。
(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问题重要论述为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重要“三农”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指南,需要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内容涉及新农村建设、粮食安全、扶贫工作、农村改革、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生态文明( “两山理论”、记住乡愁、冰天雪地)等。
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提出关于“三农”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即“八个坚持”:
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坚持重中之重战略地位,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
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坚持立足国内保障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
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
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二、 盘锦市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
(一)“三农”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1、农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2、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得到水平。在全省率先培育和扶持认养农业、乡村旅游和生态产业新业态,形成了盘锦大米、河蟹、民宿为依托的旅游融合发展新产业。
3、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品牌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盘锦大米,品牌成为2011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且位居品牌榜第一位。这是,盘锦大米继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粮油榜十佳粮食地理品牌第一名后,再次获得国家级殊荣。盘锦河蟹,
在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发布的2011消费者最喜爱的100个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评选中,“盘锦河蟹”从177个入围品牌中脱颖而出,荣获第10名。盘锦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河蟹生产基地。
互联网+认养农业新模式;田园综合体,大洼区中央堡村,北方第一个田园综合体,中央电视台在第七套节目播放。
4、农民人均收入位居全省第二。
盘锦建始之初(1984——1994年的十年),农业生产蓬勃发展,粮食产量从1986年连续丰收,农业技术推广有许多新成果。
接下来的十年(1995年——2005年),同全国一样“三农”问题凸显。李昌平说的一样,“迷失方向”,丧失了发展的大好时机。
(三) 近十余年的新农村建设实践历程
1、2005——2008年全市开展新农村建设。
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三大任务”,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加快依据城市建设。工作重点是,搞好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选择部分乡镇、村进行试点:盘山、大洼县城、高升、四家台、沙岭、田家、胡家、红岩村等。重点是解决村容美好问题,改变“有钱盖房、无钱刷墙”做表面文章问题,着手村级道路。十一五末,全市通油路的行政村达到70%,实施了120各村的绿化美化。
2、发展设施农业,抓一村一品,比较好的油甜水镇九间房村、胡家镇红岩村。
3、2009年——2012年,全市集中抓城乡一体化建设。2009年9月,经省政府批准盘锦成为全省首个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验区。完成“实施沿海开发开放、城乡一体化发展、和谐盘锦建设” “三大任务”。在工作中通过深入推进 “六个一体化”,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和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六个一体化”是: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城乡社会治理一体化、推进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同事大力推进“三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退地向规模化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经过努力,建设了盘锦高升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市土地规模化经营达到70万亩,土地流转率达到43%,注册家庭农场213家,百亩以上农业大户达到442户.出现料榆树农垦佳苑、坝墙子农科家园等一批典型。4、2013年——2017年的美丽乡村建设。将宜居乡村建设工作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以“改善农村环境,建设宜居乡村”为核心,树立“全域、全面、常态、长期”的理念,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彻底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整体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实现农村宜居、舒适、生态、美丽的目标,农村服务功能的日臻完善,文明乡镇创建工作上了新台阶,开启了和谐乡村建设的新征程。实施了“八化工程”:
一是实施绿化。实施村屯、沟渠、河流水库、公路、园区、校园、镇政府所在地七大类绿化工程。二是硬化,实施畅通工程。对村内边沟进行清理、疏通,实现互联互通,全市各村主要道路全部实现硬质化,次要道路及宅间路采用简易硬化铺设,全市农村将彻底告别泥土路。三是深化,实施垃圾处理深化工程。对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实行“户集、村收、镇运输、县转运、市处理”。 四是净化,实施碧水工程。指导、监督村民将污水排入边沟,引导村民规范排放生活污水,实现生活污水100%统一收集和生态处理。五是无害化,实施科学利用工程。取缔户外简易厕所,农户私厕100%进院并定期清掏,改造无害化厕所14.8万座,鼓励私厕进入室内,保持清洁卫生。彻底杜绝畜禽散养,圈养率达到100%。六是亮化,实施路灯工程。在全市395个行政村安装电源路灯和太阳能路灯2.8万盏,使每村拥有路灯不少于100盏。七是美化,实施工程。实行“猪圈、厕所、灰堆、柴草堆、杂物堆”五进院。适当引导经济条件较好、环境改善性需求较强烈的农户提高院落建设标准,实施庭院绿化、硬化、美化,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八是便利化,推进公共服务便民化。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的原则,在各行政村大力推进“五个一”工程:即每村建设一处文化广场、一座金社裕农超市、一个公立卫生所、一座燃气站、一个大众浴池,不断提高全市农村服务设施水平。
在2017年实施乡村振兴工作中重视如下几点:
(1)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质升级。如燃气改造、村村通自来水、柏油路入屯等。
(2)注重在产业兴旺上发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生态农业和认养农业,培养特色产业。
(3)抓长效管理。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动责任体系和“三位一体”工作体系。在工作推进方式上,实行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实施人才技术支持,层层传导压力,规定动作必须完成,自选动作跟进,升级提格、提档升级。
三、盘锦市乡村振兴工作的主要特点
1、城乡统筹,一以贯之。
2、规划引领,机制保障。
3、依托载体,抓住重点。
4、领导重视,共同发力。
四、盘锦市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几点思考
1、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产业振兴;
2、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推进人才振兴;
3、推进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推进文化振兴;
4、坚持农村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振兴;
5、打造坚强党的基层组织,推进组织振兴。
文档为doc格式